美媒:美国AI被视为黄金标准,而中企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正对此发起挑战
发布日期:2025-07-05 18:49 点击次数:117
[文/观察者网王一]“中国人工智能(AI)公司正撬开美国对AI的全球钳制,向被视为黄金标准的美国AI发起挑战。”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日报道称,从亚洲、中东、非洲到欧洲,从公立大学到跨国银行,越来越多的国际用户开始转向使用中国的AI大模型,而非美国产品。
知情人士透露,英国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已经开始在内部测试中国DeepSeek的AI大模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沙特阿美最近也将DeepSeek部署到其主数据中心。尽管白宫以所谓的“数据安全”为由禁止在一些美国政府的设备上使用该模型,但包括亚马逊、微软、谷歌在内的美国主流云服务提供商,也都向客户提供DeepSeek。
报道指出,就像其它许多行业一样,中企已开始凭借其具有同等性能却价格更低的AI大模型吸引大量客户。
而这对于未来中美AI技术之争至关重要。正如美国微软公司总裁布拉德·史密斯近期在美国国会的一场听证会上所说,“决定美国还是中国赢得这场竞争的首要因素是,谁的技术在世界其他地区得到最广泛的应用”,“谁先到,谁就难以被取代”。
中国AI的实用主义路线奏效
OpenAI旗下的ChatGPT目前仍是全球最主流的AI模型,市场调查SensorTower数据显示其下载量达9.1亿,而DeepSeek为1.25亿。但中企的AI大模型在性能上不断逼近,并以低出数倍的价格一路猛追,美企的优势正在缩窄。
哈佛大学6月初发布的研究指出,中国在AI发展的两大关键资源——数据和人才上具备天然优势,有助于中国跟上美国的步伐。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美国的AI公司目前优先在人工超级智能(artificialsuperintelligence)领域追求重大突破,但中国AI行业更注重其实际应用,这种实用主义路线帮助中国AI模型迅速渗透全球市场。
包括腾讯、百度在内的中国头部AI公司纷纷开源旗下大模型,允许用户自由改造和部署,极大激发了全球开发者和公司的使用热情。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策略也正在倒逼美企解释其“闭源高价”的逻辑。
阿里巴巴表示,他们的开源通义千问衍生出的模型已超10万个。去年,日本AI初创公司Abeja在为日本经济产业省开发定制AI模型时,选择了通义千问,而不是谷歌或Meta的类似产品。
塞浦路斯AI平台Latenode联合创始人奥列格·赞科夫(OlegZankov)表示,在该平台的全球用户中,每五人中就有一人选择DeepSeek模型,因为其“质量相当,但价格低17倍”,对于智利和巴西等资金和计算能力不那么充裕的地方的客户格外具有吸引力。
南非金山大学的研究团队考虑到DeepSeek的开源特性,以及其可以离线使用确保数据安全的优点,也选择使用该模型做一个试点项目。
美国限制中国不成,反自毁长城
《华尔街日报》指出,就在几年前,美国和中国的AI行业还紧密交织在一起。2018年,美国投资者参与的交易占中国AI行业219亿美元投资的30%左右,中国学生也涌入美国大学和硅谷的公司,但现在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为遏制中国AI发展,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试图阻止中国AI公司获取美国芯片、算法与资本,甚至还在酝酿更严格的限制举措。面对美方打压,中国则在坚定不移地加速构建不依赖美国的AI供应链。
美国的限制措施不但没有阻止中国AI加速发展,反而使西方芯片和其他硬件制造商承受巨额损失。在特朗普政府叫停了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其专供H20芯片后,投行杰富瑞预测,这一举措将使英伟达损失100亿美元的收入。
《华尔街日报》警告称,如果中企的AI模型在全球范围内被采用,谷歌、Meta等美国公司可能面临着市场份额和收益的流失。
今年以来,OpenAI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在欧洲与亚洲开设了办事处。该公司6月25日在主流新闻信平台Substack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AI后起之秀智谱AI正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协助建设AI基础设施。这让有着类似业务的OpenAI急红了眼,只能又老调重弹炒作中国企业的所谓“安全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美AI系统日益割裂,AI模型将更容易把用户困在充满虚假信息和宣传的信息茧房中。从更长远来看,如果两国在AI安全问题上缺乏合作,那么全球未来应对AI潜在风险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削弱。
而且,美国AI公司的主导地位越低,美国就越没有权力制定全球技术标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I政策研究员里特维克·古普塔(RitwikGupta)称,“如果中国仍依赖全球AI生态系统,我们就能参与治理”,“但如果不是,那中国就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我们将看不见也管不了”。
- 上一篇:养花人记住这15个顺口溜,7条口诀,花草蹭蹭往上长,“爆花机器”随便养
- 下一篇:没有了